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胡适、李敖等人的“全盘西化论”,晚清民国时期,中西文化论战出现了两次高潮,第一次论战的高潮出现在1915至1923年,第二次则出现在1934年至1937年。1961年,李敖发表了《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》一文,又在台湾岛内掀起了一次中西文化论战的小高潮,这次论战是前两次论战的翻版与延续。
在中西文化孰优孰劣的论战中,胡适、钱玄同等人,甚至提出了一些过激的言论,比如“废孔学,不可不先废汉文”、“汉字不灭,中国必亡”等等。
下面,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,自明末清初以来,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。
明朝万历年间,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兴起,欧洲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学术思想也开始传播到中国,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在中国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,中国的士大夫一接触到西方的数学、几何学、天文学、地理学、物理学等知识,无不感到惊叹,对于西学,当时的中国士大夫立刻产生了两种态度,一种态度是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西学的源头,找到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西方的数学、天文学、地理学等相关知识的类似记载,认为西方文明起源于中国,这些知识原本是起源于中国的,只不过后来在中国失传了,西方人反将其发扬光大,这就是著名的“西学中源”论,这种态度还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持。另外一种对待西学的态度,就是盲目排外,主张在中国学术领域排除西学的影响,直至主张彻底清除西学。
“西学中源”论因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持,而得到了上层士大夫的赞同,从此以后,西学得以在“中源”的庇护下,继续传入中国。
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,因雍正、乾隆年间的闭关锁国政策而一度中断,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,以更加猛烈的趋势传入到中国。明末清初之时,西方的科学文化和学术思想,还只是在中国士大夫与皇帝中间流传,影响面十分的狭窄,大部分的西方书籍与科技发明在深宫之中尘封了百年之久。
1840年以后,西学开始广为人知,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,兴起的洋务运动,进一步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,这个时候,中国人甚至主动去国外留学,主动翻译西方的书籍,那么如何解决中西文化的冲突呢?洋务派官员提出了“中学为体、西学为用”的主张,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实质上就是“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,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”,这种主张与“西学中源”论如出一辙,目的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,以求用,康熙皇帝学习西学的目的,其实也是为了“用”。
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彻底破产,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学术观点在1895年之后,受到普遍的质疑,随之而来的就是“全盘西化”论。
1915年至1923年,陈独秀与辜鸿铭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,掀起了中西文化论争的第一次高潮,辜鸿铭认为西方文化不如中国文化,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,迷乱了人心,他在辛亥革命之后,坚持穿长袍、马褂,梳辫子,而且还纳妾,主张“一夫一妻多妾制”,认为女人缠足也很漂亮,而对西方女人开放的穿着打扮,极尽讽刺之辞,为此还和外国人发生了争执。
胡适、鲁迅、陈独秀、钱玄同、蔡元培等人则主张“打倒孔家店”,反对儒家的伦理道德,反对继续使用文言文,主张用新文化取代旧传统。
陈序经“全盘西化”的论调一经提出,立刻引起了争论,有人反对,也有人支持,胡适就是“全盘西化”论的支持者之一,胡适说他完全赞同陈序经先生的观点,但因“全盘西化”之“全盘”这个词容易引起人们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,主张把“全盘西化”说成是“充分世界化”。
1931年掀起的这场中西文化争论,持续到了1937年,1937年7月7日,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,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救亡图存,抗战御敌才是当务之急,文化界再也不能为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作无谓的争论了。
其实,西方近代文化能够兴起并蓬勃发展,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,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深刻影响了西方近代的文官制度,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、航海造船技术,为西方的文艺复兴、新航路的开辟奠定了一些基础,启蒙运动时期,欧洲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甚至主张欧洲人要学习中国文化,为什么这个时期的欧洲人以羡慕的态度看待中国文化呢?因为此时的中国远比西欧国家要繁荣昌盛。
汉字网 版权所有 2019-2029 保留所有权利